
許昌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宜居宜業的發展環境,吸引了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企業紛紛落戶。牛書培 攝
□本報記者 王平 本報通訊員 石冠兵
1月28日,省《政府工作報告》在《河南日報》正式發布。
無論是總結成績部分,還是部署工作部分,省《政府工作報告》多處“點名”許昌——
焦作、許昌獲批跨境電商綜試區;
加快洛陽百萬噸乙烯、寶武鎂基新材料、長葛循環經濟產業園等項目建設;
加快鄭州都市圈一體化發展,打造鄭(港)汴許主引擎;
實施對歐招商引資專項行動,建設好中德(許昌)產業園等一批國際合作項目……
“這既肯定了許昌2022年取得的成績,又對許昌未來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許昌的關心厚愛和大力支持,進一步堅定了許昌高質量發展的信心決心,更為許昌加快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許昌市委書記史根治說。
【關鍵詞】
許昌跨境電商綜試區獲批
2022年11月24日,國務院發布通知,同意在廊坊等33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許昌位列其中。
省《政府工作報告》在總結2022年成績時,明確指出“焦作、許昌獲批跨境電商綜試區”。
這是許昌跨境電商綜試區第二次被寫入省《政府工作報告》——2022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許昌申建跨境電商綜試區。
從支持到獲批,充分說明許昌圓滿完成了省定任務。
許昌為何能夠獲批?
源于跨境電商發展基礎扎實、特色產業出口優勢明顯、開放平臺建設成效顯著、對外貿易發展潛力巨大——
“許昌假發”常年居全球速賣通海外熱銷榜前3位,每天全球銷量4萬頂,全球每10頂假發就有6頂來自許昌;
全市共培育15個淘寶村和10個淘寶鎮,形成了蜂產品、社火道具、衛浴、特色農產品等一批全國知名的電商產業集群;
全市跨境電商經營企業突破2000家,市場遍及歐美、非洲等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去年進出口額達190億元;
全市2022年前11個月進出口總值239.5億元,在全省排第3位,其中出口總值204.3億元,在全省排第2位;
2022年,許昌保稅物流中心(B型)進出口額突破20億元,全市市場采購貿易方式進出口額達40億元……
相信,隨著跨境電商綜試區的獲批和實質性運行,許昌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開放的大門一定會越開越大,將有更多的“許昌造”風靡全球!
【關鍵詞】
加快長葛循環經濟產業園建設
長葛循環經濟產業園也是連續兩年被寫入省《政府工作報告》。
在2022年召開的省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上,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做強長葛循環經濟產業園。
省《政府工作報告》為何連續兩次“點名”長葛循環經濟產業園?
這是因為長葛循環經濟基礎好、優勢足、潛力大。
從改革開放初期到全國各地“收破爛兒”起步,經過40多年的發展,長葛形成了從廢舊金屬回收、分揀、冶煉、精深加工到產品銷售的完整循環經濟產業鏈。
長葛循環經濟產業園位于長葛市東北部,是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國家循環經濟教育示范基地,規劃面積9.34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7.85平方公里,2022年主營業務收入有望突破1000億元。
2022年年底,長葛循環經濟產業園成功入選河南省碳達峰試點,創建重點為發展再生金屬及制品產業鏈,構建再生金屬產業循環利用體系,推動再生金屬高值化利用,探索循環經濟助力降碳的發展模式。
為建設高端化、綠色化、數字化、國際化國家級循環經濟產業園,長葛循環經濟產業園確立了“一區三基地”的發展定位,制定了2025年產值“雙千億元”的目標及“兩柱四鏈三末端”的產業集群發展戰略。
展望未來,“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長葛發展壯大循環經濟空間巨大、前景無限,不僅將培育出雙千億級產業集群,還將為河南、許昌“雙碳”提供有力支撐。
【關鍵詞】
打造鄭(港)汴許主引擎
從“1+4”,到“1+6”,再到“1+8”,鄭州都市圈經歷了一個從“核心聯結”到“擴容升級”的過程。
身處鄭州都市圈中的許昌,多年來積極“北上”,近年來更是把鄭許一體化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龍頭工程”,堅持“統一規劃、產業協同、彰顯優勢、共同發展”,“1+1>2”的效應正在日益凸顯。
而隨著鄭州都市圈一體化加快發展,許昌在“圈”中的地位也不斷“升級”,從鄭州都市圈“南大門”變為“核心區”——
2021年年底,省委、省政府對區域發展格局作出重塑性調整,鄭州都市圈拓展為“1+8”,將省域副中心城市洛陽,以及平頂山、漯河、濟源納入,并首次明確提出“打造鄭汴許核心引擎”。
省委、省政府還明確提出“以鄭開同城化、鄭許一體化為支撐,打造‘鄭汴許’核心板塊”。對許昌來說,這既是重大機遇,更是重大責任。
在近期召開的許昌市兩會上,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要“全面融入鄭州都市圈”,要求“加快鄭許深度融合發展”“推動鄭(港)汴許聯動發展”“推動繞城、鄭南等5條高速公路項目建設,加快構建互聯互通的一體化交通體系”“依托鄭許市域鐵路、國道107等交通軸帶,有序推動沿線開發,抓好許港產業帶建設,打造都市圈先進制造業核心集聚區”。
【關鍵詞】
建設好中德(許昌)產業園
對德合作,是許昌對外開放的一張亮麗名片。
近年來,許昌立足制造業和民營經濟優勢,搶抓國家推進“一帶一路”重大機遇,大力實施開放帶動戰略,創造性建立對德合作機制,實現了“許昌速度”與“德國質量”的有效對接,許昌成為中德工業城市聯盟成員城市,獲批全省唯一的中德(許昌)中小企業合作區。
2016年以來,德國80多家知名企業和機構先后來許昌考察;許昌經貿代表團10多次大規模赴德交流,150多家企業參與其中,合作交流覆蓋直接投資、技術研發、設備引進、職業教育、健康養老、共建園區等多個領域,累計簽訂對德合作項目協議139個,其中落地項目70個,簽約項目和落地項目數量均居全省首位。
中德(許昌)產業園正是許昌對德合作的重要載體和平臺,已上升為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區對德合作的重要產業布局。
近日,省商務廳印發《支持許昌高質量建設城鄉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試驗區的若干措施》,也明確提出:支持中德(許昌)產業園建設國際合作園區,將中德(許昌)產業園建設成為全省德資企業集聚地。
2023年許昌市《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大力推進對德(歐)合作,組織舉辦專場推介和“德企許昌行”活動,加強與德國工商大會等機構交流對接,積極承接德(歐)企在華投資新項目或在華項目轉移。加快中德(許昌)中小企業合作區建設,推動中德(許昌)產業園建成國際合作產業園。
許昌,必將不負厚望!許昌,定能“許君以昌”!
“許昌元素”閃耀“許昌作為”可期
1月28日,省《政府工作報告》在《河南日報》正式發布。
許昌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宜居宜業的發展環境,吸引了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企業紛紛落戶。牛書培 攝
□本報記者 王平 本報通訊員 石冠兵
1月28日,省《政府工作報告》在《河南日報》正式發布。
無論是總結成績部分,還是部署工作部分,省《政府工作報告》多處“點名”許昌——
焦作、許昌獲批跨境電商綜試區;
加快洛陽百萬噸乙烯、寶武鎂基新材料、長葛循環經濟產業園等項目建設;
加快鄭州都市圈一體化發展,打造鄭(港)汴許主引擎;
實施對歐招商引資專項行動,建設好中德(許昌)產業園等一批國際合作項目……
“這既肯定了許昌2022年取得的成績,又對許昌未來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許昌的關心厚愛和大力支持,進一步堅定了許昌高質量發展的信心決心,更為許昌加快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許昌市委書記史根治說。
【關鍵詞】
許昌跨境電商綜試區獲批
2022年11月24日,國務院發布通知,同意在廊坊等33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許昌位列其中。
省《政府工作報告》在總結2022年成績時,明確指出“焦作、許昌獲批跨境電商綜試區”。
這是許昌跨境電商綜試區第二次被寫入省《政府工作報告》——2022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許昌申建跨境電商綜試區。
從支持到獲批,充分說明許昌圓滿完成了省定任務。
許昌為何能夠獲批?
源于跨境電商發展基礎扎實、特色產業出口優勢明顯、開放平臺建設成效顯著、對外貿易發展潛力巨大——
“許昌假發”常年居全球速賣通海外熱銷榜前3位,每天全球銷量4萬頂,全球每10頂假發就有6頂來自許昌;
全市共培育15個淘寶村和10個淘寶鎮,形成了蜂產品、社火道具、衛浴、特色農產品等一批全國知名的電商產業集群;
全市跨境電商經營企業突破2000家,市場遍及歐美、非洲等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去年進出口額達190億元;
全市2022年前11個月進出口總值239.5億元,在全省排第3位,其中出口總值204.3億元,在全省排第2位;
2022年,許昌保稅物流中心(B型)進出口額突破20億元,全市市場采購貿易方式進出口額達40億元……
相信,隨著跨境電商綜試區的獲批和實質性運行,許昌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開放的大門一定會越開越大,將有更多的“許昌造”風靡全球!
【關鍵詞】
加快長葛循環經濟產業園建設
長葛循環經濟產業園也是連續兩年被寫入省《政府工作報告》。
在2022年召開的省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上,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做強長葛循環經濟產業園。
省《政府工作報告》為何連續兩次“點名”長葛循環經濟產業園?
這是因為長葛循環經濟基礎好、優勢足、潛力大。
從改革開放初期到全國各地“收破爛兒”起步,經過40多年的發展,長葛形成了從廢舊金屬回收、分揀、冶煉、精深加工到產品銷售的完整循環經濟產業鏈。
長葛循環經濟產業園位于長葛市東北部,是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國家循環經濟教育示范基地,規劃面積9.34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7.85平方公里,2022年主營業務收入有望突破1000億元。
2022年年底,長葛循環經濟產業園成功入選河南省碳達峰試點,創建重點為發展再生金屬及制品產業鏈,構建再生金屬產業循環利用體系,推動再生金屬高值化利用,探索循環經濟助力降碳的發展模式。
為建設高端化、綠色化、數字化、國際化國家級循環經濟產業園,長葛循環經濟產業園確立了“一區三基地”的發展定位,制定了2025年產值“雙千億元”的目標及“兩柱四鏈三末端”的產業集群發展戰略。
展望未來,“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長葛發展壯大循環經濟空間巨大、前景無限,不僅將培育出雙千億級產業集群,還將為河南、許昌“雙碳”提供有力支撐。
【關鍵詞】
打造鄭(港)汴許主引擎
從“1+4”,到“1+6”,再到“1+8”,鄭州都市圈經歷了一個從“核心聯結”到“擴容升級”的過程。
身處鄭州都市圈中的許昌,多年來積極“北上”,近年來更是把鄭許一體化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龍頭工程”,堅持“統一規劃、產業協同、彰顯優勢、共同發展”,“1+1>2”的效應正在日益凸顯。
而隨著鄭州都市圈一體化加快發展,許昌在“圈”中的地位也不斷“升級”,從鄭州都市圈“南大門”變為“核心區”——
2021年年底,省委、省政府對區域發展格局作出重塑性調整,鄭州都市圈拓展為“1+8”,將省域副中心城市洛陽,以及平頂山、漯河、濟源納入,并首次明確提出“打造鄭汴許核心引擎”。
省委、省政府還明確提出“以鄭開同城化、鄭許一體化為支撐,打造‘鄭汴許’核心板塊”。對許昌來說,這既是重大機遇,更是重大責任。
在近期召開的許昌市兩會上,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要“全面融入鄭州都市圈”,要求“加快鄭許深度融合發展”“推動鄭(港)汴許聯動發展”“推動繞城、鄭南等5條高速公路項目建設,加快構建互聯互通的一體化交通體系”“依托鄭許市域鐵路、國道107等交通軸帶,有序推動沿線開發,抓好許港產業帶建設,打造都市圈先進制造業核心集聚區”。
【關鍵詞】
建設好中德(許昌)產業園
對德合作,是許昌對外開放的一張亮麗名片。
近年來,許昌立足制造業和民營經濟優勢,搶抓國家推進“一帶一路”重大機遇,大力實施開放帶動戰略,創造性建立對德合作機制,實現了“許昌速度”與“德國質量”的有效對接,許昌成為中德工業城市聯盟成員城市,獲批全省唯一的中德(許昌)中小企業合作區。
2016年以來,德國80多家知名企業和機構先后來許昌考察;許昌經貿代表團10多次大規模赴德交流,150多家企業參與其中,合作交流覆蓋直接投資、技術研發、設備引進、職業教育、健康養老、共建園區等多個領域,累計簽訂對德合作項目協議139個,其中落地項目70個,簽約項目和落地項目數量均居全省首位。
中德(許昌)產業園正是許昌對德合作的重要載體和平臺,已上升為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區對德合作的重要產業布局。
近日,省商務廳印發《支持許昌高質量建設城鄉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試驗區的若干措施》,也明確提出:支持中德(許昌)產業園建設國際合作園區,將中德(許昌)產業園建設成為全省德資企業集聚地。
2023年許昌市《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大力推進對德(歐)合作,組織舉辦專場推介和“德企許昌行”活動,加強與德國工商大會等機構交流對接,積極承接德(歐)企在華投資新項目或在華項目轉移。加快中德(許昌)中小企業合作區建設,推動中德(許昌)產業園建成國際合作產業園。
許昌,必將不負厚望!許昌,定能“許君以昌”!
聲明:鑒于本網發布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因作者聯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系,著作權人發現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