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河派出所民警深入轄區群眾家里,實地化解矛盾糾紛。丁俊良 攝
□本報記者 孟向東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曾倩 本報通訊員 范亞康 劉禾
花滿城,春意濃。眼下的西峽縣,處處綠意盎然,鮮花盛開,群眾歡樂,社會大局平安穩定。
4月12日,南陽市社會矛盾糾紛“警司訪+”多元預防調處化解工作(西峽)現場會召開。與會的南陽市各縣(市、區)公安、司法、信訪等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紛紛表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問題不上交,這是新時代基層治理的努力目標,也是巨大考驗,西峽縣探索的‘警司訪+’矛盾糾紛協調化解機制提供了學習樣本,是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有益參考”。
西峽縣副縣長、公安局局長冀守興介紹,“警”即發揮派出所調查取證、打擊懲戒等職能;“司”即發揮司法所釋法析理、法律援助等職能;“訪”即發揮鎮信訪辦協調化解、疏導穩控等職能;“+”即發揮矛盾糾紛涉及單位的專業指導、政策支持等職能。以此為平臺,黨委主導、部門認領、職責清晰,一改過去部門單打獨斗、力量分散、銜接不暢、效果不佳等現象,實現了矛盾調解的橫向聯動。
“3+1”合力橫向聯動解難題
西峽縣丁河鎮邪地村王某、白某兩家人本來關系要好,2022年8月在結伴郊游時,因不幸發生意外導致白某身亡,兩家因死亡補償意見不一自此有了沖突。村組干部多次調解未果,上報鎮上,鄉鎮及時啟動“警司訪+”機制。鎮黨委坐鎮,牽頭協調;派出所調查取證,理清原委;司法所釋法析理,給出賠償依據;信訪辦“+”村委會寓情于理、協調疏導,兩家最終達成
補償協議,矛盾得以化解。
“這類涉及資金糾紛、公序良俗、法律法規等多種原因的矛盾問題,村里無法調查警示,說不出法律依據,更不能劃定責任,處置時往往按下葫蘆浮起瓢,無計可施。”邪地村黨支部書記龐國順說。
龐國順的無奈不是個例。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社會利益格局不斷調整,社會矛盾糾紛呈現出糾紛類型多元化、趨向復合化、訴求信訪化等特點,僅靠單一部門和村“兩委”處理復雜糾紛均束手無策。2020年以來,為化解矛盾糾紛中的“怯、虛、散、假”等問題,西峽縣在實踐中探索,“警司訪+”機制作為基層治理的重要補充應運而生。
“職”“智”結合基層治理無“死角”
“上周我和警務助理對全村在家婦女進行反詐宣傳,著重講了‘殺豬盤’‘刷單’等常見電詐手段,排查調解矛盾7起。”在
每周的矛盾糾紛研判會上,丁河鎮北嶼村治安主任許文匯報著自己一周的工作。
作為“警司法+”機制的前哨尖兵,警務助理是以治安主任為班底建立的特殊職業隊伍。“警務助理雖是助理,卻是主力。他們一頭連著派出所,對制止沖突、調查取證有著積極影響,一頭背靠村‘兩委’,在村情民意、社會關系的把控上有著先天優勢,是化解一般矛盾的主力軍。”丁河鎮秧地村黨支部書記馬連甫說。
警務助理的設置讓村一級也可以實現矛盾糾紛的分析研判評估,同時按照普遍性、特殊性、潛在性、初發性、專業性、嚴重性、突發性進行分類,讓80%的矛盾糾紛在村級實現就地化解。
與警務助理不同,為確保社會面治理無死角,西峽4年間累計投資1.1億元用于“雪亮工程”建設,安裝高清視頻監控13839路,開辟覆蓋政務外網和視頻專網各336個端口,鋪設光纖總里程達1240公里。以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為“中樞”、以遍布城鄉的視頻前端為“耳目”、以網格化
服務管理為“手足”、以兩個網絡為“神經”的“雪亮工程”整體架構,成為西峽基層治理的數字“大腦”。
黨群聚力維護社會“大平安”
“警務做尖兵,黨建扛大旗。”作為“警司訪+”的首個試點單位,丁河鎮派出所所長丁劍瀟在實踐過程中感受良多。自“警司訪+”實行以來,該鎮連續兩年榮獲市級無訪鄉鎮。
為切實做到源頭防范、掌握在早、化解在早,西峽建立管村委必須管矛盾、管治安必須管矛盾、管網格必須管矛盾的“三管三必須”責任體系,建立健全“村委會+治保會+警務工作站+網格員”一線排查工作機制,圍繞上學就業、家庭鄰里、情感物業等矛盾隱患,開展場景化、鏈條化、常態化滾動式走訪排查,構建矛盾糾紛信息反饋網絡。
并以全縣2079個網格為基礎,從鄉鎮(街道)相關單位和鄉賢“五老”中選取政策水平高、群眾威信高、基層工作經驗豐富的人員,建立“警司訪+”聯動聯調人才庫,重點培養、正向激勵,不斷提升矛盾糾紛實質化解的能力和水平。通過崗位練兵、實戰培訓,鄉村基層矛盾糾紛95%以上在鄉鎮得到有效化解。
基層安,社會穩。2022年,西峽縣運用“警司訪+”機制實現了矛盾不上交、化解在基層,鄉村治理“生態”逐步好轉。先后被授予全國信訪工作“三無”縣,被命名為全省首批法治政府建設示范縣,連續8年榮獲全省平安建設優秀縣。
“‘警司訪+’為解決復雜性、交叉性、邊緣性矛盾糾紛提供了可靠方案。我們將繼續堅持全周期管理理念,堅持前置防線、前期處置、前瞻治理,努力完善構建功能下沉、力量前置、協調聯動、合力攻堅的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格局,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西峽、法治西峽。”西峽縣委書記、縣長馬俊說。
西峽縣探索“警司訪+”矛盾糾紛協調化解機制 聯動調處維護“大平安”
花滿城,春意濃。眼下的西峽縣,處處綠意盎然,鮮花盛開,群眾歡樂,社會大局平安穩定。
丁河派出所民警深入轄區群眾家里,實地化解矛盾糾紛。丁俊良 攝
□本報記者 孟向東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曾倩 本報通訊員 范亞康 劉禾
花滿城,春意濃。眼下的西峽縣,處處綠意盎然,鮮花盛開,群眾歡樂,社會大局平安穩定。
4月12日,南陽市社會矛盾糾紛“警司訪+”多元預防調處化解工作(西峽)現場會召開。與會的南陽市各縣(市、區)公安、司法、信訪等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紛紛表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問題不上交,這是新時代基層治理的努力目標,也是巨大考驗,西峽縣探索的‘警司訪+’矛盾糾紛協調化解機制提供了學習樣本,是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有益參考”。
西峽縣副縣長、公安局局長冀守興介紹,“警”即發揮派出所調查取證、打擊懲戒等職能;“司”即發揮司法所釋法析理、法律援助等職能;“訪”即發揮鎮信訪辦協調化解、疏導穩控等職能;“+”即發揮矛盾糾紛涉及單位的專業指導、政策支持等職能。以此為平臺,黨委主導、部門認領、職責清晰,一改過去部門單打獨斗、力量分散、銜接不暢、效果不佳等現象,實現了矛盾調解的橫向聯動。
“3+1”合力橫向聯動解難題
西峽縣丁河鎮邪地村王某、白某兩家人本來關系要好,2022年8月在結伴郊游時,因不幸發生意外導致白某身亡,兩家因死亡補償意見不一自此有了沖突。村組干部多次調解未果,上報鎮上,鄉鎮及時啟動“警司訪+”機制。鎮黨委坐鎮,牽頭協調;派出所調查取證,理清原委;司法所釋法析理,給出賠償依據;信訪辦“+”村委會寓情于理、協調疏導,兩家最終達成
補償協議,矛盾得以化解。
“這類涉及資金糾紛、公序良俗、法律法規等多種原因的矛盾問題,村里無法調查警示,說不出法律依據,更不能劃定責任,處置時往往按下葫蘆浮起瓢,無計可施。”邪地村黨支部書記龐國順說。
龐國順的無奈不是個例。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社會利益格局不斷調整,社會矛盾糾紛呈現出糾紛類型多元化、趨向復合化、訴求信訪化等特點,僅靠單一部門和村“兩委”處理復雜糾紛均束手無策。2020年以來,為化解矛盾糾紛中的“怯、虛、散、假”等問題,西峽縣在實踐中探索,“警司訪+”機制作為基層治理的重要補充應運而生。
“職”“智”結合基層治理無“死角”
“上周我和警務助理對全村在家婦女進行反詐宣傳,著重講了‘殺豬盤’‘刷單’等常見電詐手段,排查調解矛盾7起。”在
每周的矛盾糾紛研判會上,丁河鎮北嶼村治安主任許文匯報著自己一周的工作。
作為“警司法+”機制的前哨尖兵,警務助理是以治安主任為班底建立的特殊職業隊伍。“警務助理雖是助理,卻是主力。他們一頭連著派出所,對制止沖突、調查取證有著積極影響,一頭背靠村‘兩委’,在村情民意、社會關系的把控上有著先天優勢,是化解一般矛盾的主力軍。”丁河鎮秧地村黨支部書記馬連甫說。
警務助理的設置讓村一級也可以實現矛盾糾紛的分析研判評估,同時按照普遍性、特殊性、潛在性、初發性、專業性、嚴重性、突發性進行分類,讓80%的矛盾糾紛在村級實現就地化解。
與警務助理不同,為確保社會面治理無死角,西峽4年間累計投資1.1億元用于“雪亮工程”建設,安裝高清視頻監控13839路,開辟覆蓋政務外網和視頻專網各336個端口,鋪設光纖總里程達1240公里。以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為“中樞”、以遍布城鄉的視頻前端為“耳目”、以網格化
服務管理為“手足”、以兩個網絡為“神經”的“雪亮工程”整體架構,成為西峽基層治理的數字“大腦”。
黨群聚力維護社會“大平安”
“警務做尖兵,黨建扛大旗。”作為“警司訪+”的首個試點單位,丁河鎮派出所所長丁劍瀟在實踐過程中感受良多。自“警司訪+”實行以來,該鎮連續兩年榮獲市級無訪鄉鎮。
為切實做到源頭防范、掌握在早、化解在早,西峽建立管村委必須管矛盾、管治安必須管矛盾、管網格必須管矛盾的“三管三必須”責任體系,建立健全“村委會+治保會+警務工作站+網格員”一線排查工作機制,圍繞上學就業、家庭鄰里、情感物業等矛盾隱患,開展場景化、鏈條化、常態化滾動式走訪排查,構建矛盾糾紛信息反饋網絡。
并以全縣2079個網格為基礎,從鄉鎮(街道)相關單位和鄉賢“五老”中選取政策水平高、群眾威信高、基層工作經驗豐富的人員,建立“警司訪+”聯動聯調人才庫,重點培養、正向激勵,不斷提升矛盾糾紛實質化解的能力和水平。通過崗位練兵、實戰培訓,鄉村基層矛盾糾紛95%以上在鄉鎮得到有效化解。
基層安,社會穩。2022年,西峽縣運用“警司訪+”機制實現了矛盾不上交、化解在基層,鄉村治理“生態”逐步好轉。先后被授予全國信訪工作“三無”縣,被命名為全省首批法治政府建設示范縣,連續8年榮獲全省平安建設優秀縣。
“‘警司訪+’為解決復雜性、交叉性、邊緣性矛盾糾紛提供了可靠方案。我們將繼續堅持全周期管理理念,堅持前置防線、前期處置、前瞻治理,努力完善構建功能下沉、力量前置、協調聯動、合力攻堅的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格局,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西峽、法治西峽。”西峽縣委書記、縣長馬俊說。
聲明:鑒于本網發布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因作者聯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系,著作權人發現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