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鷺灣景區。權兆陽 攝

玫瑰“仙子”游園。張棟察 攝

游客體驗七十二潭景區玻璃滑漂。陳新剛 攝

七峰山晨景。張棟察 攝
□本報記者 孟向東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曾倩 本報通訊員 陳新剛 張棟察
紅色游重溫崢嶸歲月、綠色游陶醉大美風光、歷史游再現歷史場景、民俗游薈萃傳統文化、親子游營造快樂氛圍、攝影游定格美好瞬間……今年以來,方城縣各旅游景區景點游客不斷“井噴”,賓館酒店飯店游客頻頻爆滿,特色餐飲店一席難求。
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紛紛走進方城縣,春賞百花夏摘果,觀山水美景、品厚重文化、嘗地方美食、購特色產品、尋鄉愁記憶,讓方城旅游在歷經三年風雨后再次火爆起來。
湖光山色醉游客
產業帶動旅游興
最是一年五月好,“賞花經濟”促振興。進入五月中旬,位于方城縣楊樓鎮東北部的生態旅游景區白鷺灣,漫山遍野的玫瑰花迎來盛花期,吸引了不少游客到來。
“我在抖音上看到關于白鷺灣的介紹,就帶著家人來了。這里的環境特別優美,玫瑰花爭奇斗艷,還有成群的白鷺時而入水覓食,時而凌波起舞,非常適合穿著漢服暢游。”來自鄭州的游客董么子在花海中盡情地拍照,她開心地告訴記者,“從鄭州坐鄭渝高鐵一小時就可直達方城,這趟果真沒白來。”
相約白鷺灣,情聚玫瑰園。白鷺灣生態旅游區周圍群山崗嶺環抱,燕山水庫蜿蜒南北,大批白鷺翔集棲息,4—9月份,數千畝玫瑰競相綻放,芳香四溢,呈現出湖光山色、煙波浩渺的壯美景象。
楊樓鎮鎮長王彬說,依托特色優勢,當地將特有的山水景觀、人文資源、產業發展和循環經濟進行了深度融合,采取“公司+支部+合作社+農戶”的辦法,種植玫瑰、黑李、白桃、油桃、大櫻桃等5000余畝,積極發展休閑養生、休閑采摘、拓展訓練、濕地科普、教育研學等活動,建成白鷺灣玫瑰園、美食街、度假酒店、兒童樂園、游艇碼頭、鴛鴦湖歡樂谷、白鷺保護區等旅游項目,這里已成為方城縣旅游業發展的新亮點新名片。
春天賞花季,夏秋采果日,正是暢游方城時。今年開春以來,方城縣圍繞杏花、桃花、連翹花、梨花、牡丹花、玫瑰花、槐花、芍藥花等次第開放,相繼舉辦了桃杏文化旅游節、梨花文化旅游節,連翹花節、牡丹花節、玫瑰花節等系列賞花節會以及櫻桃、桑葚、杏李等采摘活動,吸引大批游客到方城觀光旅游。
5月15日,走進方城縣趙河鎮櫻桃溝,千余畝櫻桃林迎風招展,顆顆“紅寶石”點綴枝頭,也紅火了當地群眾的日子。
趙河鎮櫻桃溝位于烏云山南麓的北陳莊村,數百年來,當地村民世世代代種植櫻桃樹。櫻桃種植大戶吳嚴告訴記者,近年來,綿延10多里的櫻桃溝,已串聯起四周10多個自然村、建成數十個規?;臋烟覉@。該鎮已連續舉辦七屆櫻桃采摘節,從過去的走村串戶“提籃小賣”,到大批游客進園自己采摘,當地果農將“市場”搬到了田間地頭,日子越來越有奔頭。
花果為媒,旅游唱戲。近年來,方城縣大力實施文旅融合發展戰略,編制了《方城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方城縣全域旅游發展規劃》以及七十二潭景區、大乘山生態文化旅游區、七峰山生態旅游區、望花湖風景區等15個重點旅游景區開發規劃,不斷引領文旅產業的合理布局及優化發展。該縣依托博望黃金梨、柳河木瓜、二郎廟葡萄、拐河裕丹參、趙河櫻桃等種植基地發展一批休閑農業、觀光采摘游項目,讓廣大農民在從事特色農業生產中吃上“旅游飯”、掙上“旅游錢”。
“連點成線穿珠成鏈”
全域旅游發展勢頭強勁
“七峰山景區層巒疊嶂,依山傍水,自然景觀讓人嘆為觀止。乘坐索道和七彩云梯上山,平穩快捷,沿途美景盡收眼底。下山乘坐玻璃滑漂,更是緊張和刺激十足,體驗感瞬間拉滿。”5月14日,來自許昌的游客常英英在游覽方城縣七峰山生態旅游區后,欣喜地和朋友分享道,“來七峰山旅游真是不虛此行,旅游項目多多,旅游收獲滿滿。”
常英英告訴記者,“我準備按旅游達人們推薦的線路,走進七十二潭、德云山、大乘山、大尖頂山、望花湖等景區,看方城的秀美山水,再嘗嘗方城的特色美食燴面。”
“方城燴面湯非常鮮,面滑潤筋道,吃著爽口,得勁!”“能快遞不,高低得整一箱,不然回去不夠分!”……在方城著名景點七峰山生態旅游區和七十二潭景區,均設有方城燴面免費品嘗處,來自外地的游客品嘗后評價都很高。
品嘗一碗面,記住一座城。天涯海角方城味道讓全國各地游客感受到了方城旅游資源的豐富多樣性,來過的游客紛紛化身“方城文旅代言人”。
方城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縣長岳太斌介紹,近年來,方城縣大力實施文旅強縣和全域旅游戰略,在品牌打造、景區建設、產業融合、要素配套、宣傳營銷等各環節“深耕細作”,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全域旅游、環保攻堅“三位一體”農村聯片治理,讓“古今輝映、紅綠交織、詩和遠方”照進現實,形成從“景區美”到“處處美”、從“季節游”到“全時游”的全域旅游新格局,以文旅發展激活一串產業、帶動一地經濟、致富一方群眾。
方城縣委書記段文漢告訴記者,截至目前,方城縣創成國家4A級旅游景區3家、國家級特色景觀旅游名鎮2個,依托楊集鎮鴻旺牧業休閑公園,打造“旅游+畜牧養殖產業帶”;依托廣陽鎮三賢山、龍鳳山景區,打造“旅游+康養基地”;依托二郎廟鎮大乘山、德云山、望花湖,打造“旅游+林果花卉種植產業帶”;依托紅二十五軍鏖戰獨樹鎮紀念地、中原野戰軍前線指揮機關舊址、戰地醫院舊址,打造“旅游+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并高標準打造縣城至大乘山旅游區、縣城至七十二潭景區2條旅游景觀大道,形成了涵蓋觀光游覽、休閑度假、歷史人文、紅色教育等多元業態格局,呈現出“連點成線、穿珠成鏈”的蓬勃發展勢頭,被河南省政府確定為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試點縣。
方城縣開展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和文旅強縣建設 秀美山水惹人醉 田園美食撫人心
今年以來,方城縣各旅游景區景點游客不斷“井噴”,賓館酒店飯店游客頻頻爆滿,特色餐飲店一席難求。
白鷺灣景區。權兆陽 攝
玫瑰“仙子”游園。張棟察 攝
游客體驗七十二潭景區玻璃滑漂。陳新剛 攝
七峰山晨景。張棟察 攝
□本報記者 孟向東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曾倩 本報通訊員 陳新剛 張棟察
紅色游重溫崢嶸歲月、綠色游陶醉大美風光、歷史游再現歷史場景、民俗游薈萃傳統文化、親子游營造快樂氛圍、攝影游定格美好瞬間……今年以來,方城縣各旅游景區景點游客不斷“井噴”,賓館酒店飯店游客頻頻爆滿,特色餐飲店一席難求。
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紛紛走進方城縣,春賞百花夏摘果,觀山水美景、品厚重文化、嘗地方美食、購特色產品、尋鄉愁記憶,讓方城旅游在歷經三年風雨后再次火爆起來。
湖光山色醉游客
產業帶動旅游興
最是一年五月好,“賞花經濟”促振興。進入五月中旬,位于方城縣楊樓鎮東北部的生態旅游景區白鷺灣,漫山遍野的玫瑰花迎來盛花期,吸引了不少游客到來。
“我在抖音上看到關于白鷺灣的介紹,就帶著家人來了。這里的環境特別優美,玫瑰花爭奇斗艷,還有成群的白鷺時而入水覓食,時而凌波起舞,非常適合穿著漢服暢游。”來自鄭州的游客董么子在花海中盡情地拍照,她開心地告訴記者,“從鄭州坐鄭渝高鐵一小時就可直達方城,這趟果真沒白來。”
相約白鷺灣,情聚玫瑰園。白鷺灣生態旅游區周圍群山崗嶺環抱,燕山水庫蜿蜒南北,大批白鷺翔集棲息,4—9月份,數千畝玫瑰競相綻放,芳香四溢,呈現出湖光山色、煙波浩渺的壯美景象。
楊樓鎮鎮長王彬說,依托特色優勢,當地將特有的山水景觀、人文資源、產業發展和循環經濟進行了深度融合,采取“公司+支部+合作社+農戶”的辦法,種植玫瑰、黑李、白桃、油桃、大櫻桃等5000余畝,積極發展休閑養生、休閑采摘、拓展訓練、濕地科普、教育研學等活動,建成白鷺灣玫瑰園、美食街、度假酒店、兒童樂園、游艇碼頭、鴛鴦湖歡樂谷、白鷺保護區等旅游項目,這里已成為方城縣旅游業發展的新亮點新名片。
春天賞花季,夏秋采果日,正是暢游方城時。今年開春以來,方城縣圍繞杏花、桃花、連翹花、梨花、牡丹花、玫瑰花、槐花、芍藥花等次第開放,相繼舉辦了桃杏文化旅游節、梨花文化旅游節,連翹花節、牡丹花節、玫瑰花節等系列賞花節會以及櫻桃、桑葚、杏李等采摘活動,吸引大批游客到方城觀光旅游。
5月15日,走進方城縣趙河鎮櫻桃溝,千余畝櫻桃林迎風招展,顆顆“紅寶石”點綴枝頭,也紅火了當地群眾的日子。
趙河鎮櫻桃溝位于烏云山南麓的北陳莊村,數百年來,當地村民世世代代種植櫻桃樹。櫻桃種植大戶吳嚴告訴記者,近年來,綿延10多里的櫻桃溝,已串聯起四周10多個自然村、建成數十個規?;臋烟覉@。該鎮已連續舉辦七屆櫻桃采摘節,從過去的走村串戶“提籃小賣”,到大批游客進園自己采摘,當地果農將“市場”搬到了田間地頭,日子越來越有奔頭。
花果為媒,旅游唱戲。近年來,方城縣大力實施文旅融合發展戰略,編制了《方城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方城縣全域旅游發展規劃》以及七十二潭景區、大乘山生態文化旅游區、七峰山生態旅游區、望花湖風景區等15個重點旅游景區開發規劃,不斷引領文旅產業的合理布局及優化發展。該縣依托博望黃金梨、柳河木瓜、二郎廟葡萄、拐河裕丹參、趙河櫻桃等種植基地發展一批休閑農業、觀光采摘游項目,讓廣大農民在從事特色農業生產中吃上“旅游飯”、掙上“旅游錢”。
“連點成線穿珠成鏈”
全域旅游發展勢頭強勁
“七峰山景區層巒疊嶂,依山傍水,自然景觀讓人嘆為觀止。乘坐索道和七彩云梯上山,平穩快捷,沿途美景盡收眼底。下山乘坐玻璃滑漂,更是緊張和刺激十足,體驗感瞬間拉滿。”5月14日,來自許昌的游客常英英在游覽方城縣七峰山生態旅游區后,欣喜地和朋友分享道,“來七峰山旅游真是不虛此行,旅游項目多多,旅游收獲滿滿。”
常英英告訴記者,“我準備按旅游達人們推薦的線路,走進七十二潭、德云山、大乘山、大尖頂山、望花湖等景區,看方城的秀美山水,再嘗嘗方城的特色美食燴面。”
“方城燴面湯非常鮮,面滑潤筋道,吃著爽口,得勁!”“能快遞不,高低得整一箱,不然回去不夠分!”……在方城著名景點七峰山生態旅游區和七十二潭景區,均設有方城燴面免費品嘗處,來自外地的游客品嘗后評價都很高。
品嘗一碗面,記住一座城。天涯海角方城味道讓全國各地游客感受到了方城旅游資源的豐富多樣性,來過的游客紛紛化身“方城文旅代言人”。
方城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縣長岳太斌介紹,近年來,方城縣大力實施文旅強縣和全域旅游戰略,在品牌打造、景區建設、產業融合、要素配套、宣傳營銷等各環節“深耕細作”,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全域旅游、環保攻堅“三位一體”農村聯片治理,讓“古今輝映、紅綠交織、詩和遠方”照進現實,形成從“景區美”到“處處美”、從“季節游”到“全時游”的全域旅游新格局,以文旅發展激活一串產業、帶動一地經濟、致富一方群眾。
方城縣委書記段文漢告訴記者,截至目前,方城縣創成國家4A級旅游景區3家、國家級特色景觀旅游名鎮2個,依托楊集鎮鴻旺牧業休閑公園,打造“旅游+畜牧養殖產業帶”;依托廣陽鎮三賢山、龍鳳山景區,打造“旅游+康養基地”;依托二郎廟鎮大乘山、德云山、望花湖,打造“旅游+林果花卉種植產業帶”;依托紅二十五軍鏖戰獨樹鎮紀念地、中原野戰軍前線指揮機關舊址、戰地醫院舊址,打造“旅游+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并高標準打造縣城至大乘山旅游區、縣城至七十二潭景區2條旅游景觀大道,形成了涵蓋觀光游覽、休閑度假、歷史人文、紅色教育等多元業態格局,呈現出“連點成線、穿珠成鏈”的蓬勃發展勢頭,被河南省政府確定為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試點縣。
聲明:鑒于本網發布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因作者聯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系,著作權人發現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