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湯陰縣城一隅。張利莎 攝

美麗的湯陰湯河國家濕地公園。王計亮 攝

野菊花種植成為韓莊鎮新的經濟增長點和亮麗風景線。

城關鎮段莊村風情小吃街。

白營鎮融合地標特色打造的白營高鐵公園。

任固鎮杜故城村“湯陰五星村民”游兩廟。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湯陰縣委組織部提供
□陳建民 常敏
鄉村振興戰略的主戰場在農村,農村承擔著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此過程中,發揮基層黨建引領作用尤為關鍵。
基層之基,魂在黨建。安陽市湯陰縣樹立大抓基層、大抓支部鮮明導向,堅持“五星”支部創建與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融合推進,以“三年內創建50個‘五星’支部,‘一星’支部當年清零,爭當全市‘五星’支部創建標桿”為總目標,以“三專四強”為抓手,用好五項機制,凝心聚力、聚焦主業、爭星晉級,推動“五星”支部全面過硬,著力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高度。
縱觀鄉村振興之路,湯陰縣底氣滿滿:2022年全面消除村集體經濟年經營性收入5萬元以下欠發達村,298個行政村集體經濟總收入6095.73萬元,村均20.46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9447.7元。
“‘五星’支部創建歸根到底是讓群眾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因此,群眾滿不滿意、支不支持是檢驗創建工作成功與否的關鍵。”湯陰縣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劉建勛說。
知向何處,則方向不惑。在湯陰,盈盈湯河畔、岳鄉大地上,一幅“環境宜居、煩心事少、增收穩定、笑容燦爛”的鄉村新圖景越來越生動。
“雙綁”發力
推動集體經濟“蝶變”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更是“五星”支部創建的核心。
以“強村富民”為落腳點,去年以來,湯陰縣聚焦整合優勢資源,推進村企聯建,以強帶弱、抱團發展,激發產業興旺新動能。
以韓莊鎮為例。在這里,“一朵菊花”就能催生一條致富產業鏈。
2022年,該鎮積極探索“雙社雙綁”機制,依托韓莊鎮集體經濟聯合社,與華潤三九集團達成合作協議,建成湯陰縣中藥材種植加工示范基地。租賃集體經濟較弱的小河村集體溫室大棚50畝,建成中藥材育苗基地,輻射帶動周邊8個村,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利用國儲林、經濟林發展林下野菊花種植2000余畝,由公司免費提供種苗和技術指導,簽訂回收協議,扣除育苗、種植、管理、加工、運輸等成本后,利潤部分全部返還村集體,畝均收益2000余元。租賃北張賈集體建設用地10.1畝和標準化廠房1棟,建成野菊花加工基地,年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20萬元。
“這都多虧了‘五星’支部創建,俺村這個‘產業興旺星’這下穩了!”小河村黨支部書記張勇峰高興地說。
從“雙綁”中受益的何止韓莊鎮。城關鎮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爭創“產業興旺星”的“牛鼻子”工程,依托安井食品、中糧面業、華龍農莊、今麥郎飲品、甘源食品、源香食品等龍頭重點企業形成強力食品產業集聚效應,楊孔村等6個行政村通過村級合作社與華龍農莊簽訂合作協議,提升各村服務農戶、商戶的含金量,帶動村民收入增加,全面助力鄉村振興。
厚植集體經濟根基,湯陰向來不遺余力。
該縣深入實施“清五躍十”行動,抓實39個集體經濟扶持試點,申報認定市級以上龍頭企業46家,在55個創建“產業興旺星”的村建立“雙綁”機制,綁定農戶平均增收3000余元,全縣村集體收入超5萬元的村占比達到100%,超20萬元的占比31.5%,為產業振興奠定良好基礎。
“鄉村振興成敗的源頭在產業振興。實踐證明,‘雙綁’機制是解決鄉村產業基礎薄弱、集體經濟增收困難等問題,實現產業興旺、鄉村振興的有效舉措。”湯陰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張川說,下一步,他們將繼續加強對各村推進“雙綁”機制、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指導、協調和督查,挖掘培樹先進典型,推廣經驗做法,不斷擴大先進典型的輻射力和影響力,營造產業競相發展的良好氛圍。
“領頭雁”帶跑
打通多元發展渠道
湯陰縣城關鎮段莊村地處城鄉接合部,曾是“臟亂差”代表。自該村黨支部書記魏洪濤上任以來,先從人居環境整治入手,帶領村“兩委”班子對村內環境進行了大刀闊斧地改造,拆除違建、鋪設道路、美化墻壁、改造廁所、清理垃圾、栽花種樹……隨著一個個項目落地,段莊村樹綠、花美、路通、村靚,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今年“五一”前夕,一條長500余米的小吃街在此誕生,段莊村聲名大噪,游客紛至沓來。
段莊風情街建設,吸引商戶入駐,推動村內剪紙產業發展……魏洪濤帶領村“兩委”班子,將段莊村治理得有聲有色。2022年,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達到43.9萬元。
鄉村振興,離不開好的帶頭人。湯陰縣連續多年實施“雁陣”工程,“頭雁”“雛雁”導師幫帶,開展小班培訓,去年以來,縣鄉累計舉辦培訓班16期、培訓農村干部2000余人次。
在資金上支持。“我們投入58萬元增設‘五星’支部創建津貼,‘三星’及以上支部書記每月發放400元、600元、800元,所在村‘兩委’干部當年基礎補貼上浮20%,‘五星’村支部書記達到4298元/月。”湯陰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還增加“雛雁”績效考核獎對“雛雁”進行考核排名,排名前10名和排名11名到30名的,一次性發放3000元、2000元績效考核獎,鼓勵村支部書記“跑起來”。
從編制上鼓勵。推動學歷提升,支部書記大專及以上學歷99人,占比33.2%(全省平均27.4%)。2022年從優秀支部書記中招考公務員2名,事業編制4名,2023年爭取3名公務員、1名事業編制考試指標,完成考試,已進入考察程序??h級分年度從村干部中自主招聘1—3名鄉鎮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一系列激勵政策讓基層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為進一步整治生活垃圾處理不當、污水處理設施缺失、路網不完善等問題,近段時間,湯陰縣白營鎮針對轄區內大街小巷開展了道路硬化、拓寬及衛生清理、整治行動。
經過前期走訪調研,該鎮積極探索“集體出料,群眾出工”模式,對白營、南店、徐莊、后灣張、西木佛、堯石得等10個村進行整治。以白營村為代表的先頭兵由黨員干部帶頭,發動群眾力量,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整治行動。截至3月底,該鎮已完成污水管網鋪設1萬余米,小巷治理5.3萬平方米。
眼下在湯陰,大批農村里的“雄鷹”,將實力、眼光與情懷傾注在家鄉,推動基層黨組織迭代提升,書寫發展村集體經濟的新篇章。
共創共建共享
“創星”實惠落到百姓身上
“這是‘五星’村民小程序,可以享受餐飲9折的優惠,是‘四星’村村民才可以享受到的專屬優惠!”湯陰縣任固鎮杜故城村黨支部書記杜文兵熟練地演示如何通過小程序享受“五星”支部創建實惠。
“創建工作開展以來,俺村群眾買東西比別人便宜,出門有免費公交,看病還能免掛號費,大家干勁更足了,都希望早日創成‘五星’村。”杜文兵信心滿滿地說。
“干部干、群眾看”是過去農村推進工作的真實寫照。如何激發黨員群眾熱情,形成干群合力,湯陰縣在“五星”支部創建工作中突出抓黨建、統全局、聚人心,將“群眾滿意”作為“風向標”,探索完善“村村爭創、人人參與、群眾滿意”共創共建共享機制,激發廣大農村干部和黨員群眾的創建熱情。
明確標準,引導村村爭創。對照省委部署和五方面29條詳細標準,該縣細化14類示范村、13類“五星”示范戶具體標準,制作《湯陰縣“五星”支部“村村爭創人人參與群眾滿意”操作手冊》,讓干部群眾一看就懂、一干就會。
整合資源,豐富激勵措施。去年6月份以來,縣鄉兩級共整合旅游、交通、醫療、通信、商超、餐飲、娛樂等資源,組建700余家共建單位進入小程序,為配合村黨支部工作的群眾提供各種日常福利實惠。
樹立典型,突出示范帶動。根據13類示范戶創建標準,縣鄉兩級分別開展示范戶評選,2022年,縣級牽頭單位每類組織評選50戶,共650戶縣級“五星”示范戶,鄉鎮層面評選1950戶。2023年,進一步優化評選方式,縣鄉每月一評選一表彰一激勵,縣級每類每月評選5戶“五星”示范戶,通過“五星”支部創建大講堂進行表彰宣傳,在“五星”村民小程序上發放商超代金券、禮盒等獎品,年終進行集中獎勵表彰。
干群共建,共享創建成果。根據爭創星級不同,各村村民享受不同數量的福利。“群眾通過‘五星’村民小程序線上領券搶券,線下消費,根據統計,2022年日??們灮輧r值600余萬元,發出各類優惠券1.9萬張。”該縣縣委組織部組織科有關同志介紹。
創星等級越高,群眾福利越多。比如,獲評五星支部的村莊每戶每月能夠有2人享受免費游兩廟、全年60次免費公交卡、到縣醫院和二院看病免掛號費、送5G—10G流量、低價觀影、3折游玩夢幻谷、餐飲8.5折、商超購物券、加油券等。
“今年共建單位要突破到千家以上,主要集中在餐飲、鄉村超市、房地產企業,基本實現‘三星’以上支部‘一村一共建超市’,方便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實惠,洽談了5家房企涉及6個樓盤,優惠幅度集中在3000元到50000元。”張川說。
“‘五星’創建對照的是鄉村振興的五個方面,標準具體、操作性強。”白營鎮北陳王村黨支部書記張來賓當了十多年村干部,對農村各項工作了如指掌。
他介紹,“五星”支部創建,不僅讓村干部有方向有干勁,還調動了廣大群眾的積極性。“村民自發成立了志愿者服務隊,村里的衛生都是大伙兒打掃的。”張來賓說,“‘五星’創建的關鍵是干群同心,把所有人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真正實現共建共享。”
“在創建工作中既要抓‘面子’,更要抓‘里子’。”劉建勛表示,湯陰縣建立目標、結果、為民服務導向,把“五星”支部創建當作為民造福的有效途徑,各村鎮圍繞實現“環境更宜居、煩心事更少、增收更穩定、笑容更燦爛”的目標,真正把創建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推動城鄉融合發展,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以扎實創建成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跬步千里,方可行穩致遠。眼下,湯陰農村藍圖已繪,振興只爭朝夕。
湯陰縣堅持“五星”支部創建與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融合推進
鄉村振興戰略的主戰場在農村,農村承擔著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此過程中,發揮基層黨建引領作用尤為關鍵。
湯陰縣城一隅。張利莎 攝
美麗的湯陰湯河國家濕地公園。王計亮 攝
野菊花種植成為韓莊鎮新的經濟增長點和亮麗風景線。
城關鎮段莊村風情小吃街。
白營鎮融合地標特色打造的白營高鐵公園。
任固鎮杜故城村“湯陰五星村民”游兩廟。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湯陰縣委組織部提供
□陳建民 常敏
鄉村振興戰略的主戰場在農村,農村承擔著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此過程中,發揮基層黨建引領作用尤為關鍵。
基層之基,魂在黨建。安陽市湯陰縣樹立大抓基層、大抓支部鮮明導向,堅持“五星”支部創建與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融合推進,以“三年內創建50個‘五星’支部,‘一星’支部當年清零,爭當全市‘五星’支部創建標桿”為總目標,以“三專四強”為抓手,用好五項機制,凝心聚力、聚焦主業、爭星晉級,推動“五星”支部全面過硬,著力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高度。
縱觀鄉村振興之路,湯陰縣底氣滿滿:2022年全面消除村集體經濟年經營性收入5萬元以下欠發達村,298個行政村集體經濟總收入6095.73萬元,村均20.46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9447.7元。
“‘五星’支部創建歸根到底是讓群眾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因此,群眾滿不滿意、支不支持是檢驗創建工作成功與否的關鍵。”湯陰縣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劉建勛說。
知向何處,則方向不惑。在湯陰,盈盈湯河畔、岳鄉大地上,一幅“環境宜居、煩心事少、增收穩定、笑容燦爛”的鄉村新圖景越來越生動。
“雙綁”發力
推動集體經濟“蝶變”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更是“五星”支部創建的核心。
以“強村富民”為落腳點,去年以來,湯陰縣聚焦整合優勢資源,推進村企聯建,以強帶弱、抱團發展,激發產業興旺新動能。
以韓莊鎮為例。在這里,“一朵菊花”就能催生一條致富產業鏈。
2022年,該鎮積極探索“雙社雙綁”機制,依托韓莊鎮集體經濟聯合社,與華潤三九集團達成合作協議,建成湯陰縣中藥材種植加工示范基地。租賃集體經濟較弱的小河村集體溫室大棚50畝,建成中藥材育苗基地,輻射帶動周邊8個村,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利用國儲林、經濟林發展林下野菊花種植2000余畝,由公司免費提供種苗和技術指導,簽訂回收協議,扣除育苗、種植、管理、加工、運輸等成本后,利潤部分全部返還村集體,畝均收益2000余元。租賃北張賈集體建設用地10.1畝和標準化廠房1棟,建成野菊花加工基地,年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20萬元。
“這都多虧了‘五星’支部創建,俺村這個‘產業興旺星’這下穩了!”小河村黨支部書記張勇峰高興地說。
從“雙綁”中受益的何止韓莊鎮。城關鎮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爭創“產業興旺星”的“牛鼻子”工程,依托安井食品、中糧面業、華龍農莊、今麥郎飲品、甘源食品、源香食品等龍頭重點企業形成強力食品產業集聚效應,楊孔村等6個行政村通過村級合作社與華龍農莊簽訂合作協議,提升各村服務農戶、商戶的含金量,帶動村民收入增加,全面助力鄉村振興。
厚植集體經濟根基,湯陰向來不遺余力。
該縣深入實施“清五躍十”行動,抓實39個集體經濟扶持試點,申報認定市級以上龍頭企業46家,在55個創建“產業興旺星”的村建立“雙綁”機制,綁定農戶平均增收3000余元,全縣村集體收入超5萬元的村占比達到100%,超20萬元的占比31.5%,為產業振興奠定良好基礎。
“鄉村振興成敗的源頭在產業振興。實踐證明,‘雙綁’機制是解決鄉村產業基礎薄弱、集體經濟增收困難等問題,實現產業興旺、鄉村振興的有效舉措。”湯陰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張川說,下一步,他們將繼續加強對各村推進“雙綁”機制、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指導、協調和督查,挖掘培樹先進典型,推廣經驗做法,不斷擴大先進典型的輻射力和影響力,營造產業競相發展的良好氛圍。
“領頭雁”帶跑
打通多元發展渠道
湯陰縣城關鎮段莊村地處城鄉接合部,曾是“臟亂差”代表。自該村黨支部書記魏洪濤上任以來,先從人居環境整治入手,帶領村“兩委”班子對村內環境進行了大刀闊斧地改造,拆除違建、鋪設道路、美化墻壁、改造廁所、清理垃圾、栽花種樹……隨著一個個項目落地,段莊村樹綠、花美、路通、村靚,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今年“五一”前夕,一條長500余米的小吃街在此誕生,段莊村聲名大噪,游客紛至沓來。
段莊風情街建設,吸引商戶入駐,推動村內剪紙產業發展……魏洪濤帶領村“兩委”班子,將段莊村治理得有聲有色。2022年,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達到43.9萬元。
鄉村振興,離不開好的帶頭人。湯陰縣連續多年實施“雁陣”工程,“頭雁”“雛雁”導師幫帶,開展小班培訓,去年以來,縣鄉累計舉辦培訓班16期、培訓農村干部2000余人次。
在資金上支持。“我們投入58萬元增設‘五星’支部創建津貼,‘三星’及以上支部書記每月發放400元、600元、800元,所在村‘兩委’干部當年基礎補貼上浮20%,‘五星’村支部書記達到4298元/月。”湯陰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還增加“雛雁”績效考核獎對“雛雁”進行考核排名,排名前10名和排名11名到30名的,一次性發放3000元、2000元績效考核獎,鼓勵村支部書記“跑起來”。
從編制上鼓勵。推動學歷提升,支部書記大專及以上學歷99人,占比33.2%(全省平均27.4%)。2022年從優秀支部書記中招考公務員2名,事業編制4名,2023年爭取3名公務員、1名事業編制考試指標,完成考試,已進入考察程序??h級分年度從村干部中自主招聘1—3名鄉鎮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一系列激勵政策讓基層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為進一步整治生活垃圾處理不當、污水處理設施缺失、路網不完善等問題,近段時間,湯陰縣白營鎮針對轄區內大街小巷開展了道路硬化、拓寬及衛生清理、整治行動。
經過前期走訪調研,該鎮積極探索“集體出料,群眾出工”模式,對白營、南店、徐莊、后灣張、西木佛、堯石得等10個村進行整治。以白營村為代表的先頭兵由黨員干部帶頭,發動群眾力量,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整治行動。截至3月底,該鎮已完成污水管網鋪設1萬余米,小巷治理5.3萬平方米。
眼下在湯陰,大批農村里的“雄鷹”,將實力、眼光與情懷傾注在家鄉,推動基層黨組織迭代提升,書寫發展村集體經濟的新篇章。
共創共建共享
“創星”實惠落到百姓身上
“這是‘五星’村民小程序,可以享受餐飲9折的優惠,是‘四星’村村民才可以享受到的專屬優惠!”湯陰縣任固鎮杜故城村黨支部書記杜文兵熟練地演示如何通過小程序享受“五星”支部創建實惠。
“創建工作開展以來,俺村群眾買東西比別人便宜,出門有免費公交,看病還能免掛號費,大家干勁更足了,都希望早日創成‘五星’村。”杜文兵信心滿滿地說。
“干部干、群眾看”是過去農村推進工作的真實寫照。如何激發黨員群眾熱情,形成干群合力,湯陰縣在“五星”支部創建工作中突出抓黨建、統全局、聚人心,將“群眾滿意”作為“風向標”,探索完善“村村爭創、人人參與、群眾滿意”共創共建共享機制,激發廣大農村干部和黨員群眾的創建熱情。
明確標準,引導村村爭創。對照省委部署和五方面29條詳細標準,該縣細化14類示范村、13類“五星”示范戶具體標準,制作《湯陰縣“五星”支部“村村爭創人人參與群眾滿意”操作手冊》,讓干部群眾一看就懂、一干就會。
整合資源,豐富激勵措施。去年6月份以來,縣鄉兩級共整合旅游、交通、醫療、通信、商超、餐飲、娛樂等資源,組建700余家共建單位進入小程序,為配合村黨支部工作的群眾提供各種日常福利實惠。
樹立典型,突出示范帶動。根據13類示范戶創建標準,縣鄉兩級分別開展示范戶評選,2022年,縣級牽頭單位每類組織評選50戶,共650戶縣級“五星”示范戶,鄉鎮層面評選1950戶。2023年,進一步優化評選方式,縣鄉每月一評選一表彰一激勵,縣級每類每月評選5戶“五星”示范戶,通過“五星”支部創建大講堂進行表彰宣傳,在“五星”村民小程序上發放商超代金券、禮盒等獎品,年終進行集中獎勵表彰。
干群共建,共享創建成果。根據爭創星級不同,各村村民享受不同數量的福利。“群眾通過‘五星’村民小程序線上領券搶券,線下消費,根據統計,2022年日??們灮輧r值600余萬元,發出各類優惠券1.9萬張。”該縣縣委組織部組織科有關同志介紹。
創星等級越高,群眾福利越多。比如,獲評五星支部的村莊每戶每月能夠有2人享受免費游兩廟、全年60次免費公交卡、到縣醫院和二院看病免掛號費、送5G—10G流量、低價觀影、3折游玩夢幻谷、餐飲8.5折、商超購物券、加油券等。
“今年共建單位要突破到千家以上,主要集中在餐飲、鄉村超市、房地產企業,基本實現‘三星’以上支部‘一村一共建超市’,方便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實惠,洽談了5家房企涉及6個樓盤,優惠幅度集中在3000元到50000元。”張川說。
“‘五星’創建對照的是鄉村振興的五個方面,標準具體、操作性強。”白營鎮北陳王村黨支部書記張來賓當了十多年村干部,對農村各項工作了如指掌。
他介紹,“五星”支部創建,不僅讓村干部有方向有干勁,還調動了廣大群眾的積極性。“村民自發成立了志愿者服務隊,村里的衛生都是大伙兒打掃的。”張來賓說,“‘五星’創建的關鍵是干群同心,把所有人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真正實現共建共享。”
“在創建工作中既要抓‘面子’,更要抓‘里子’。”劉建勛表示,湯陰縣建立目標、結果、為民服務導向,把“五星”支部創建當作為民造福的有效途徑,各村鎮圍繞實現“環境更宜居、煩心事更少、增收更穩定、笑容更燦爛”的目標,真正把創建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推動城鄉融合發展,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以扎實創建成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跬步千里,方可行穩致遠。眼下,湯陰農村藍圖已繪,振興只爭朝夕。
聲明:鑒于本網發布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因作者聯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系,著作權人發現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